孙思邈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、养生学家,也是活跃在南北朝至隋唐之际的一名高道。孙思邈在自身修炼中,用祛病之法,强身健体,他重视养生而获得长寿,享年百余岁。孙思邈一生习医研药,修身养性,他慈心万物,为救治病人,不问其贵贱贫富、长幼妍丑、亲疏善恶,都普同一等。他认为只有一心赴救,方能称之为“苍生大医”。他主张“胆欲大而心欲小,智欲圆而行欲方”。他认为“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”。他在麻风病流行时曾说:“形体有可愈之疾,天地有可消之灾。”他先后治愈了600多例麻风病人。孙思邈对老年保健延寿有着独到的见解,他对养性、食疗、气功、导引、按摩等养生学方面成就显著,提出了“善养性”、“治未病”、“消未患”的养生法。唐太宗被孙思邈的医德医术所感动,封他为“真人”,并写下《孙真人赞》:“凿一径路,名魁大医;羽翼三圣,调和四时;降龙伏虎,拯衰救危;巍巍堂堂,百代之师。”